廖兵,太阳成集团2008级的员工,毕业后通过达州市通川区老员工村官考试,在莲花湖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党政办工作,后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群部工作,后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先后在组织人事部、纪检监察办公室、保卫工作部、基建规划部工作,期间被下派到凉山州脱贫工作一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毕业10年,经历多条战线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脚踏实地,希望用自己的青春去践行“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文理精神。
忆往昔,老员工活的场景历历在目,求学时的困惑,老师们的风采,同窗好友的情谊……在心中激荡。说起求学,最难忘的,也是影响最大的一堂课就是入学教育,在课堂上潘良炽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四年的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学会学习,二是学会做人。大学四年一直在领会和践行这两句话,对学习和做人的践行和领会成了大学乃至毕业工作后的习惯和人生导航。遥想当年与老师们在一起的岁月,更是心潮澎湃,那时我们社会科学系的老师们非常敬业和关心员工,也很愿意跟员工交流,潘良炽、张金成、王道坤、付忠贤、刘春辉、张善喜、曹红梅、赵娟、王辉、沈乾飞等老师给我带来了很大影响,既有知识和方法的传授,又有思想上的启蒙,还有智慧上的开通。尤其喜欢张金成教授讲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门课更是越学越有味,从此哲学成了我的最大爱好。说起同窗好友,交流最多的就是邓超、薛小平、欧露、刘洪等几位同学,也许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求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大家结缘于老员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经常聚在一起畅谈时事,交流思想,相互勉励,相互安慰,十分难得的是毕业多年依然与几位好友依然保持密切联系和来往。同窗情谊是十分纯粹的,也是一生的,它让我们在回忆过往的时候少了许多的遗憾和愧疚,平添了一份慰藉和感动。
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第一站在大学旁边的莲花湖旅游风景区,在这里从了解基层政府运作开始经受社会的历练和职场的打磨,切身领会潘良炽教授说的“做人”的功夫的重要性,同时结合亲身体验不断地丰富和加深对“做人”的内涵的理解。初入社会经常要面对知识恐慌,能力恐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夹杂着焦虑时常地涌上心头。因为离校近,还能经常回学校和老师们交流思想,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王辉老师跟我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你还年轻,眼光要长远,要从基层做起,但是不能一直停留在基层”。王辉老师的话激励着我重新审视和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所谓良师益友,就是那些在你自己都不十分明白的时候,却在你身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人生走向的人,与良师益友同行人生会少走很多弯路。
后来,机缘巧合下,到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期间给我启发和收获最大的是在凉山州普格县森科洛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两年多时间,在这里接触到了当时中国最贫困的人群,见过了太多的人生苦难,也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人性的光辉,对人生和个人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森科洛村又叫麻风病康复村,是1966年县政府为了对全县麻风病人进行集中治疗管理而建立的福利性行政村,由县民政局和县疾控中心共同管理,后来由于麻风病逐步得到控制,1986更名为康复村,经过疾控中心长期治疗观察确认无感染和新发病人后,2013年移交给乡政府管理,又更名为森科洛村。说得直白一点,麻风村就是麻风病人的集中隔离点。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由于无药物治疗,麻风病会导致面部畸形、四肢溃烂,甚至残疾,被当地人认为是鬼神、罪恶附身所致,受到歧视,麻风病人则面临被烧死或活埋的命运,更多的麻风病人则是选择了逃离社会,独自在高山密林中自身自灭。
正在地上吃晚饭的小朋友 正在烤火取暖的小朋友
森科洛村90高龄的钱日昌老人就是在被烧死的前一夜,其母亲利用看守他的人吃饭的机会将其放出来,后逃离到高山上,解放后被当地政府发现,安置在森科洛村。
钱日昌下地干活的途中
即使现在麻风病已经能够完全治疗,对人体伤害不大,但是当地社会形成的对麻风病的恐惧心理和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心理依然存在。被安置在森科洛村的每一个麻风病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部感天动地,摄人心脾的苦难史,每一个人都长期忍受着疾病的折磨,物质的贫穷,社会的歧视和与至亲至爱之人分离的痛苦。初到森科洛村最令人震惊的是它的贫穷,但是当我走访村民,做访谈的时候,最震撼我的是那些已经步花甲之年的老人聊起往事时眼角不自觉泛起的泪花,那是灵魂在与自己身上的伤痛对话,每次整理他们的采访谈话时,内心就像举行一次对生命的敬畏仪式,经受一次人性光辉的洗礼,感叹一次生命的力量。两年多的驻村工作从另一个角度讲,是那些麻风病人用他们坚毅,执着的心路历程对我这个未经摔打,且稚嫩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一次扶贫。从此,我坚信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只有坚毅的活着,坚定的朝着目标努力,无愧于生命,一切皆有可能。同时我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驻村工作期间,即使在无人问津的角落,也要踏踏实实的为森科洛村的村民做点实事,书写属于自己的无悔青春。每个人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缺憾,请一定不要因此暗自忧伤,因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很多比你更不幸的人,但是他们依然坚强而快乐地活着。
两年多的精准扶贫遇到过不公,也遭遇过困惑,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和当地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森科洛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住房155户,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家家有安全住房的愿望,硬化村内道路14.2公里,实现了从老百姓家门口到县城的所有道路硬化,彻底地解决了森科洛村出行难题。成立森科洛村“爱心助学基金”1个,启动资金3.5万,并于2017年奖励了10名成绩优异的员工,文化扶贫成效显著。全村实现电视广播网络全覆盖,修建村小学综合楼一栋,完善图书室、员工食堂等配套设施,建功能齐全的村民活动室,村务管理逐步规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协调和筹集资金建设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1.7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卫生室,组织各科专家40人次到村开展义诊活动,免费提供各类常用药品,降低了村民的医疗负担,彻底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烟草、核桃、青花椒等支撑产业规模大幅提高,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感悟,我觉得最快乐的事是个人平凡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赞扬,人的快乐和幸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内心,一颗平实、善良的心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恩,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快乐出发,向阳而行。在驻村工作期间结合实际工作撰写《以贫困村支部党建为核心引领精准扶贫——以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森科洛村支部建设为例》《强学习、抓“五事”:新时代怎样做好第一书记工作——兼读《孙子兵法》感悟》两篇文章,其中《强学习、抓“五事”:新时代怎样做好第一书记工作——兼读《孙子兵法》感悟》一文在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征文中获得一等奖。
与村组干部讨论扶贫工作 与村组干部讨论扶贫工作
与村组干部讨论扶贫工作 驻村工作日志
走访麻风病康复者 整理脱贫攻坚资料
带领新发展党员进行入党宣誓 成立森科洛村党员先锋队
带领村组干部示范种植烤烟新品种 帮助老百姓种核桃磨起水泡的手
走访因麻风病致残的孤寡老人 走访整理麻风病人资料
扶贫工作结束时当地群众送来的腊肉 森科洛村村医生吉乃日呷赠送锦旗
在扶贫工作中还经常将自己的工作感悟砌字成句,写下了数十首打油诗,摘录两首如下:
山夜行
夏日傍晚生微风,第一书记行山中。
西天晚霞悄归去,一轮孤月悬当空。
清平乐·锄地
天高云淡,山川长蜿蜒。
干部群众齐动员,翻耕新地种烟。
团结一心志强,开山辟地好忙。
响应党的号召,脱贫凯歌高昂!
2018年4月,结束驻村书记的日子,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从管理医院消防安全开始走上管理岗位,开始真正思考和研究医院的管理工作,开始体会和感受一个管理者身上的责任和艰辛。对于医院这种超大规模的建筑群,消防安全不容半点闪失,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门学问。我从一个新人开始,在工作现场观察,向优秀的同行和前辈请教,朝着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努力学习,慢慢地积累经验和技巧,正如古人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1年新冠疫情暴发,保卫工作部冲锋在前,成为了除临床科室外最靠近疫情防控一线的部门。面对建国以来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切工作都要为疫情防控让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主动为疫情防控让路。如何确保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医院消防安全成为了全国医院面临的管理课题,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总结和撰写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三甲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探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防控“新冠”疫情为例》,并被中国医院协会后勤支持分会评为2022年度优秀论文。
大学毕业10年,我也在职业选择上有过迷茫和焦虑,也经历了职场的历练和蜕变,有过歌声也有过泪水。10年岁月,曾经的小男孩已经蜕变为人父,曾经的彷徨少年已经蜕变成敢于担当的社会青年,唯一不变的是大学以来养成的爱好阅读、喜欢思考的习惯。大学,带给人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是人生习惯的养成、价值观的锤炼以及教会我们对生活的追求。当然,回望10年来走过的路,最让人幸福的是我在大学期间遇到了我的初恋女友也成了我的终身伴侣。老师的教导、挚友的陪伴、工作的起点……太阳成集团带给了我莫大的幸运。